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媒体新闻
[国际商报] 走进新时代 建设新哈南
  • 发布时间:2018年01月18
  • 浏览次数:

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(简称经开区)历经20余年的艰苦创业,已初步发展为哈尔滨经济发展的龙头、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投资服务的高地。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谭乐伟表示,2018年,经开区要积极抢抓国家推进新一轮东北振兴、哈尔滨新区成功申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发展机遇,奋力开创哈南全面振兴发展的新局面。

记者:哈尔滨经开区在转变发展方式、提升发展质量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及新亮点?

谭乐伟:2017年,哈尔滨经开区认真落实《哈尔滨新区总体规划》,紧紧围绕建设哈尔滨新区产业支撑区的核心任务,始终坚持“五大发展理念”,牢牢把握“五个核心战略”,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目标任务。预计2017年,平房区(哈经开区)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。

2017年经开区新签约重大项目突破100个,总签约额超过680亿元。超亿元产业项目开复工51个,其中长安福特汽车、本特勒建安、宝钢制罐等主导产业项目正式投产。打造全市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核心区,兴建省内首个大数据应用产业园,积极促进哈飞汽车改革重组。中铝龙江铝镁产业园、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顺利推进,总部大厦项目全面复工,京东电子商务综合配套基地等商贸物流项目加紧推进,松雷文化商业中心综合体项目签约落户,新动能蓄势待发。

记者:在经济新常态下,哈尔滨经开区将如何持续做大实体经济?

谭乐伟:2018年,哈尔滨经开区将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、国资国企改革。不断优化发展环境,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链、补链、强链,扎实推进42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复工建设,推动产业发展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。着力打造主导产业集群。积极落实千亿级产业振兴工程,突出主攻方向,持续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、绿色食品、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。深入实施“中国制造2025”哈尔滨行动计划,推进“互联网+工业”融合发展,提升工业质量。以建设国家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核心区为牵动,实施“一园、三平台+大项目”,力争到“十三五”末期,通航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。巩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,实施哈南名优食品企业品牌发展战略,着力推动食品产业向中高端发展。大力发展楼宇经济、分享经济等“四新经济”,实施联动招商,继续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和效率。

记者:下一步经开区还有哪些创新举措及工作安排?

谭乐伟:2018年,经开区积极抢抓国家推进新一轮东北振兴、哈尔滨新区成功申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发展机遇,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央和省、市各项改革部署落地见效,奋力开创哈南全面振兴发展的新局面。除做强实体经济外,经开区还将在完善创新体制建设、深化金融改革方面重点着力。在完善创新体制建设方面,经开区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深化科技体制和人才体制改革,通过引进培养一批科技型企业家,努力培育“独角兽”企业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、市场为导向,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,促进创新链、产业链、服务链深度融合。在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方面,经开区将加快筹建哈经开区融资租赁公司,积极推动以大数据为驱动、以企业征信为核心的新型产融结合平台建设,引入供应链金融公司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。此外,还将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,引导企业走向资本市场,探索设立创新型基金管理体系,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。